缅甸玉石产地在哪里?详解缅甸翡翠原石的六大场区


场口又被称为厂口,就是开采翡翠矿石的坑口,而场区就是部分特征相似、毗邻开采的翡翠场口所构成的矿区。在翡翠的主要产地缅甸一共有六个大场区,分别是老场区、达马坎场区、小场区、后江场区、雷打场区和新场区。一般情况下,不同场区的翡翠原石其特征大都各不相同,就是同一场区不同场口的翡翠原石,它的特征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场区的翡翠原石有时也存在共性,不能完全把翡翠原石的某些特征和某个场区或者场口画上等号。

1、老场区

老场区位于雾露河中游,是开采时间最早的场区,大约是在18世纪,也是至今面积最大、场口最多、出产种类最繁杂的场区。老场区中较大的场口有27个,比较著名的场口有老帕敢、会卡、大谷地、木那、格拉莫、次通卡等等。这些场口出产的翡翠原石产量多、质量好,挖掘最深的矿坑已经开采到地下30米左右,但是由于近些年的持续开采,产量已经越来越少了。

2、达马坎场区

达马坎场区毗邻老场区,位于雾露河下游,是老场区出现一个世纪以后开始开采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最为出名,出产很多高质量翡翠,受到很多人追捧。它有11个较大的场口,其中比较著名的场口有达马坎、黄巴、莫格跌、雀丙等等。这一场区出产的原石品质参差不齐、有好有坏,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个头较小,一般情况下水头和底色均较好,起货效果不错,原石多见白雾、黄雾。

3、南奇场区

南奇场区又称小场区,位于恩多湖南侧的老铁路两侧,规模和产量都不是很大,但翡翠原石质量一般较好。小场区较大的场口有8个,比较著名的场口有南奇、莫罕、莫六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场口就是南奇场口。南奇场口开采于上世纪70年代左右,多出产一些黄沙皮、黄红沙皮及黑乌砂皮的翡翠原石,一般个头较小,皮壳较薄种比较老,较少有雾层,带子绿及黄加绿的翡翠是这个场口价值最高的品种。南奇场口的翡翠原石是所有场口中翻色最好的,如果是同样的色,会卡石能翻一色,后江石能翻二色,南奇石的色则会翻三色。

4、后江场区

后江场区位于坎底江江畔,因坎底江又称后江而得名,有大大小小场口十几个,有帕得多曼、雷打场、加莫、莫守、莫东郭、格勤莫、莫地、后江等场口。由于这些场口基本都分布在砍底江支流,所以后江场区出的料子大家习惯称之为后江玉。后江玉可分为老后江玉和新后江玉,老后江玉则产于矿床的底部,皮壳较薄常带有蜡壳,一般呈灰绿色,个体比较小,通常不超过0.3千克,质地细腻、水头和底色均较好,常产满绿高翠,翻色非常好。而新后江玉产于矿床的下部,皮壳较老后江厚,个头也要大一些,一般在3千克左右,但其种水和底色均不如老后江,且裂纹较多,成品抛光后颜色经常变暗。后江场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开采了,到今天已经开采了五十多年时间,矿藏基本已经枯竭,只有少数场口还有原石出产。

5、雷打场区

雷打场区位于后江上游一块面积不大的山地上,因为该区域的山石多呈黑红色,很像被雷打过一样,所以将该场区称为雷打场区,所产翡翠原石也被称为雷打石。雷打场区所产的翡翠原石大多直接暴露在土层上,无皮无雾、底干种嫩、硬度不高,裂绺还特别多,非常难取料,以低档货居多。

6、新场区

新场区位于雾露河上游的两条支流之间,有十个左右较大的场口,如莫西沙、婆之公、格底莫、大莫边、小莫边、三客塘、三卡莫等。该场区是缅甸原生矿的主要分布区,原石多位于地表土层中,开采比较方便,以出产大件料为主,多是一些白底青的中低档料。这个场区也出产一定数量的次生翡翠原石,只是数量相对较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