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游客死亡记录曝光!三亚连夜再通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6 09:39:00    

近日,27岁女子在三亚旅游时被不明物咬伤,救治无效死亡,引起关注。6月5日,离世女子的表哥徐先生向南都记者提供了妹妹的死亡记录,其中显示,患者死亡诊断为“右足第二趾不明生物咬伤(神经毒蛇);休克;肺出血;心跳呼吸骤停;心律失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呼吸、循环衰竭;酸碱平衡紊乱”。


死亡记录显示

女游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亲属提供的死亡记录截图。

徐先生提供了第二家医院出具的出院(死亡)记录,其中显示,患者被送到三亚中心医院急诊科,诊断“足部虫咬伤、乏力、喉水肿”,予以止吐、抗感染、抗过敏等处理措施,因病情加重,随由三亚中心医院120送至第二家医院急诊科。


患者躁动不安、呼吸急,急诊以“毒蛇咬伤”收住院并护送至相关科室。入院诊断为右足第二趾不明生物咬伤(神经毒蛇);休克;呼吸困难;随即对患者进行抢救处理。


患者入科时意识不清、躁动不安,休克状态,呼吸急,立即予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升压、注射蛇毒血清等处理,急请麻醉科气管插管。4时58分,患者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脏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持续抢救2小时多,患者自主心跳、呼吸未恢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7时21分,查床边心电图,心电图显示一直线,血氧饱和度测不出,血压测不出,判断患者临床死亡。


患者死亡诊断为“右足第二趾不明生物咬伤(神经毒蛇);休克;肺出血;心跳呼吸骤停;心律失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呼吸、循环衰竭;酸碱平衡紊乱”。


南都此前报道,据三亚市卫健委通报,6月2日凌晨零时许,游客付淇某某步行回酒店途中被不明物咬伤并流血,回酒店简单消毒并处理伤口后,打的士于1时5分到达三亚中心医院,自述因“不明生物咬伤后恶心呕吐右下肢麻木1小时”来院就诊,后转至某战区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6月5日,徐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事发后,三亚市卫健委已经组织家属和两家医院会谈两次,“我们现在希望卫健委给家属一个调查结果,妹妹的治疗中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


三亚再通报:

正依法依规调查


今天(6日)凌晨,海南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


6月2日付淇某某在三亚被不明生物咬伤不幸离世,对此深感痛心。省、市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家组,严格按照相关处理程序,对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封存,全面深入开展调查,并安排专人与家属沟通,表达关切、了解诉求,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专家组通过调取视频监控、查阅病历、问询笔录等进行了全流程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续报如下:


6月2日凌晨零时许,付淇某某与男友步行回酒店途中右脚脚趾被不明生物咬伤,打开手机照明灯查看,未发现致伤生物。


0时08分,返回酒店清洗伤口。


0时29分,付淇某某与男友搭乘网约车离开酒店前往三亚中心医院,01时05分,到达三亚中心医院急诊。医院监控录像和病历显示,患者自诉被不明生物咬伤后恶心呕吐、右下肢麻木1小时,未提及被蛇咬伤。急诊科接诊医生查体可见,右足第2足趾两处模糊齿样咬伤,相距约1cm,周围未见红肿以及渗液。患者自述1天前有急性咽喉炎病史,自服药物治疗,否认药物过敏史。根据患者自述病史以及体征,接诊医生参照《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等诊疗规范,以不明生物咬伤给予留院观察、静脉输液等对症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03时24分,患者出现舌部麻木等症状,考虑病情突发加重,03时35分,医护人员将患者转送至抢救室监护,并组织专家会诊,怀疑毒蛇咬伤。


04时06分,三亚中心医院联系并安排救护车转送到有储备抗蛇毒血清的定点救治机构某战区医院就诊。


04时28分,患者到达该战区医院,针对患者出现躁动、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战区医院采取了补液、升压、输注抗蛇毒血清等治疗措施。


04时58分,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后经全力抢救无效,临床宣布死亡。


目前,该委还在就尸检等问题与家属进行沟通,以进一步查明死因。该委正依法依规开展调处工作,继续全力做好家属安抚和善后事宜,尽最大努力给予人文关怀。请广大网友尊重逝者隐私,不信谣、不传谣。


南都社论

游客在三亚被咬伤身亡,医院“没有经验”太不应该


日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的妹妹在三亚旅游期间疑似被蛇咬伤,虽经两家医院接力救治,最终仍不幸离世。6月3日晚间,三亚市卫健委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并将涉及的两家医院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封存。


据媒体报道,患者亲友称,“查了两次血,耗了3小时,医生才说不排除是蛇咬,他们没有经验,建议转院。”游客在旅行中被不明生物咬伤身亡,无疑令人痛心,公众最为关注的也正是医院是否存在救治不当的问题。


有不少网友根据视频指出,女子可能是被银环蛇咬伤。但事实上,根据现有的信息和证据很难完全确认系银环蛇甚至是蛇类咬伤。不少科普博主对此给出了不同意见,其中也包括医院最初诊断的“虫咬伤”。不得不承认,因个体差异、过敏反应等因素,医院的初步诊断或许存在一定难度,也让此次事件更偏向于系一起罕见个例。


然而,海南省有8科44属74种蛇类,其中毒蛇有27种,近年三亚某医院治疗共3336例被蛇咬伤的患者,其中银环蛇96例、不明蛇咬伤156例。可见,当地的毒蛇咬伤案例并不鲜见,三亚是热门旅游城市,对当地医院的急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理所应当。死者首诊医院声称“没有经验”,说明医院在对蛇虫咬伤的急救培训上有所欠缺,这发生在虫蛇咬伤多发的地区太不应该。


旅游期间被不明生物咬伤身亡,对死者家属而言难以接受,公众也会对当地医院的应急救治能力产生质疑,这对一座旅游城市而言是极大的打击。当地卫健委承诺在五日内给出调查结果,不明生物的真面目总会被揭开,但诸多细节也需要更严谨周密的调查,才能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


例如,具体的急救环节出现了哪些干扰诊断的因素?为何在缺少救治经验的情况下,死者仍在首诊医院停留了三个小时,其间是得到了规范有效的急救处置还是因此错过了黄金救治时间?转院后,为何会从急诊科又被转移到另一栋楼的病房?时间就是生命,虫蛇咬伤经不起耽误,如果其中存在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导致了急救延误,必须按规定严肃问责。


以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作为代价,这样得到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面对这起看似罕见的极端个案,医院及有关方面有必要重新审视救治流程和应急能力,规范完善相关急救机制链条。


事后,海南省卫健委公示了全省29家各级医院抗蛇毒血清储备情况,更高效的资源共享与调配对提高救治率很关键,同时,面对多发的蛇虫咬伤,每一个急救环节都关乎生死、不容小觑,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有关医生的培训,也要向公众做好应急自救知识宣传。


海南每年5-10月是蛇类活动高峰期,医疗应急能力一定要能匹配国际旅游岛的人气,也只有拿出实际行动保障公众生命安全,才能让游客真正放心、安心。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评论:南都社论

  • 相关文章
  • 吃了这种药,要避免剧烈运动,有跟腱断裂风险!

    近日,一则关于“吃左氧氟沙星可能导致跟腱断裂”的话题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听说,并对此感到担忧。  那么,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的风险究竟有多大?我们该如何客观看待药物的不良反应?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风险有多大?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优

    2025-07-13 15:20:00
  • 生母获刑超15年 其男友判死刑

    山东五岁男童被母亲陈某、陈某男友石某某殴打致死一案,持续引发关注。早前,被告人石某某故意杀人、被告人陈某故意伤害、开设赌场及附带民事诉讼案一审结束,未当庭宣判。6月24日,南都记者从男童家属处获悉,石某某被判处死刑,陈某被判处15年3个月。受害人家属表示:“二人在庭上均未表示要上诉,我会把判决书给孩

    2025-06-25 07:07:00
  • 福建首创 “一键叫车” 家门口与诊室间便捷互通

    去医院看完病,只需在小程序里点击 “滴滴中医”按钮,系统就会派车到指定区域接走患者。这项“一键叫车”服务日前在厦门市中医院正式上线了。为破解患者“出行难”痛点,厦门市中医院在福建首创推出“互联网医院+滴滴出行”战略合作服务,以数字化手段打通就医交通闭环,让患者在家门口与诊室间实现“一键直达”,生动诠

    2025-06-24 21:34:00
  • 新疆2025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将于6月24日在乌鲁木齐启动

    新疆网讯(记者薛玲)近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新疆2025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将于6月24日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精彩启动。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方位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此次宣传周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

    2025-06-22 15:27:00
  • 江西卫健委通报南昌赣医医院救护车转运收费问题:已责令退回不合理收费,并暂停医疗转运服务

    近日,有患者家属质疑南昌赣医医院救护车转运收费问题,引发舆论关注。为维护患者权益,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调查核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患儿唐某某于2025年4月4日20时26分因病入江西省儿童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紧急救治。因病情危重,4月8日19时20分许家

    2025-06-19 10: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