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最新研究给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4:48: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4月8日电(记者毛振华、宋瑞)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给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这一原创性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杂志上。

该项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危重症中心主任江荣才,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师黄金浩、普外科副主任何向辉带领博士生吴晨瑞、袁江源及硕士生田瑜共同完成。

科研人员收集了7例接受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他们术后6个月的睡眠障碍及情绪认知功能改变。结果显示,这些患者术后并未发生神经功能障碍,但他们在术后3天的周围血中的脑源性废物浓度明显较术前减少,提示脑-颈部淋巴引流受损。进一步在小鼠身上模拟实施的甲状腺癌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也有类似发现。

江荣才表示,上述结果表明,颈部淋巴通道是脑源性废物向周围血排出的重要通道,它的引流受阻,会导致脑源性废物向颅外排出减少,进而诱发认知功能、睡眠以及情绪障碍等阿尔茨海默氏病样病理改变。

其他的研究工作也佐证了这一发现。随访251例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长达15年的结果发现,接受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中,约10.34%出现记忆障碍、失眠等并发症。这提示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远期可能会因脑源性废物沉积发生类阿尔茨海默病。

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病困扰着为数众多的老年人及其亲属。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统计,中国现存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占全球总数的近30%。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症最常见的类型,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达5%以上。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赵性泉认为,该项研究再次提示头颈淋巴引流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密切关系,为开发该病新疗法提供了基础数据。(完)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相关文章
  • 阜阳陈远哲 :研究“黑科技” 做手术有了“透视眼”

    提到MR技术,大家或许想到的是玩家戴上MR眼镜,沉浸式玩游戏。其实,戴上MR眼镜还可以“沉浸式”做手术。作为全市首位将混合现实技术(MR)应用于临床手术的青年医生,1990年出生的陈远哲因业务精湛先后在安徽省、阜阳市业务比赛中获奖。    4月29日早上8点,市医院岳家湖院区泌尿外科的办公室里,陈远

    2025-04-30 10:30:00
  • 提灯引路 向光而行|5·12国际护士节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暖心开启

    若说春日是浪漫与温柔,那么夏天便是活力与热忱。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护理团队 凝聚力,展现护理人员“心有人民 护佑健康”的使命与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风貌,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用温暖与创新谱写新时代护理事业华章!活动一专

    2025-04-24 15:13:00
  • “现在一口气能上5楼” 云南终末期肺病患者开展移植手术后一年获重生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我希望今后每年都能去一个地方旅行!”4月21日,65岁的张龙华(化名)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团队的见证下,在自己的1岁“重生日”上许下愿望。这位曾因终末期慢阻肺濒临死亡的患者,通过肺移植手术重获新生。2019年,张龙华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年来,他无法脱离吸氧,严重时只

    2025-04-22 21:31:00
  • 当心可乐变成“穿孔水” 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国家应急广播 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打开一瓶冒着气泡的可乐咕噜咕噜喝下对很多人来说是再惬意不过的享受可谁能想到这看似平常的可乐竟会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长期“可乐代水”引发十二指肠穿孔近日,一位12岁少年因突发剧烈腹痛被紧急送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诊断,被确诊为十二指肠穿孔。据了解,该患者近一年来

    2025-04-22 09:15:00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癌痨交织”非绝境!湖南省胸科医院救治危重患者

    “癌症和传染病怎么会同时出现?这病到底该怎么治?”少数肺癌患者会同时感染肺结核,这两种疾病就像潜伏在肺部的“连环杀手”,一个是从内部叛变的癌细胞,一个是外界入侵的结核杆菌,治疗时更加艰难。抗癌药可能激活潜伏的结核杆菌,抗结核药又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影响化疗。今年4月15-21日是我国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

    2025-04-18 1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