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晚潮|一棵杏树的精神年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15:52:00    

潮新闻客户端 徐益丰

李英的《远方的“雷烨树”》,宛如一束穿透岁月迷雾、跨越时空的耀眼强光,将一位消逝在历史长河深处的战地记者形象,清晰地映照于我们眼前。这部洋洋洒洒21万字的报告文学,凭借独特的叙事结构与细腻入微的笔触,缓缓为我们铺展一幅跨越时空的精神宏阔长卷。当书页翻动的窸窣声与历史的悠悠回声相互交织,我们仿若能真切看见,那个身着灰布军装的青年,正以生命为墨,奋力谱写着新闻工作者的永恒誓言。

2025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远方的“雷烨树”》的出版,意义格外深远。这部被延安抗大纪念馆等诸多机构永久珍藏的佳作,恰似一棵深深扎根于新时代土壤的精神巨树,正蓬勃生长,枝繁叶茂。

一、血色传奇与艺术雕琢

在太行山东麓的平山南段峪村,有一棵枝干盘曲虬结的杏树,静静伫立,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守望者。每当春风轻柔拂过,细碎的白花便如雪般簌簌飘落,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一段跨越八十年的血色传奇。这棵被当地百姓深情称作“雷烨树”的杏树,与一位年轻战地记者的生命轨迹紧密缠绕,已然成为抗战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腾。

1943年4月20日黎明,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宣传科长雷烨,在转移群众的途中,不幸与日军狭路相逢。腿部中弹的他,毅然决然地将生的希望留给警卫员,自己独自据守石龛,与敌人展开殊死激战。当弹尽援绝,陷入绝境之时,这位年仅29岁的战地记者,从容不迫地砸碎相机、钢笔与望远镜,而后用最后一粒子弹,为自己短暂而璀璨的青春画上了壮烈的句号。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一棵野生杏树下,此后,村民们自发为这棵树取名“雷烨树”,让英烈的精神,在岁月的年轮中,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报告文学的生命基石在于真实,李英在这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其高超的史料驾驭能力。他不仅遍览数百万字的抗战档案,更不辞辛劳地沿着雷烨的足迹,历经长达三年的实地采访与精心创作打磨。在河北平山蜿蜒的山路上,在《晋察冀画报》社所在的宁静小村庄里,作者以双脚一步一步地丈量着历史的深度与广度。当描绘雷烨在前线采访的场景时,那些泛黄的战地日记、布满弹孔的采访本,都成为支撑叙事的坚实柱石,为作品注入了不容置疑的历史厚重感。

这部作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史料的精准捕捉,更在于文学性的精彩升华。作者匠心独运地运用“双重视角”叙事手法,上部《战地》以雷烨的视角,生动展现战地生活的残酷与热血;下部《寻访》则从当代寻访者的视角出发,重新构建历史的脉络。这种结构恰似两面相互辉映的镜子,既逼真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模样,又巧妙折射出当代人的精神追寻。在描写雷烨牺牲的场景时,作者并未直接刻画死亡瞬间,而是通过飘落的笔记本、未完成的稿件等细节,巧妙营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张力。这种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让历史事件穿越时空的限制,获得了经久不衰的文学感染力。

在塑造历史人物方面,李英展现出难能可贵的文学勇气。他并未将雷烨塑造为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英雄符号,而是着重刻画其作为普通人的丰富情感世界。这种对真实与虚构的精妙平衡,使得作品超脱于一般纪实文学的范畴,成为一部具备史诗品格的文学佳作。正如作者所言:“我要写的并非一个符号化的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烟火气的革命青年。”

二、身世探寻与历史重构

英雄的身世,一度如重重迷雾,笼罩着神秘的色彩。雷烨离家时,仅留下署名“雷雨”的家书,此后,家人苦苦寻觅半个世纪,却始终无果。直至2001年,石家庄地方志工作者高永桢,历经15载坚持不懈的查证,终于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档案中,揭开了这位被追认为首批抗日英烈的战地记者的真实身份——他正是浙江金华后项村的项俊文。消息传来,雷烨的二妹在弥留之际,紧紧握住弟弟的手,喃喃说道:“我又梦到哥哥了……”这份跨越生死的深切思念,最终在两地党史工作者的接力追寻中,得到了些许慰藉。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始终严格恪守史实,对每一处描写都力求精准无误。他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悉心挖掘和雷烨相关的点滴内容,并不断进行考证、研究。在下部《寻访》中,作者将镜头聚焦于一群执着的历史追寻者。高永祯老人十五年如一日寻访雷烨的故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民间记忆所蕴含的顽强生命力,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瞬间被赋予了鲜活的温度。这种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交织融合,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历史拼图。作者通过寻访者的独特视角,让历史不再仅仅是故纸堆中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可触可感的珍贵精神遗产。

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雷烨树”意象,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关键纽带。这棵生长在雷烨牺牲地的杏树,不仅是自然生命的象征,更是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这种意象的巧妙运用,赋予作品超越时空的深邃哲学内涵。作者在后记中深情写道:“每一棵雷烨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的年轮里,镌刻着民族的记忆。”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历史记忆正面临着被碎片化、娱乐化的严峻趋势。李英通过这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重构历史记忆的正确路径。他既摒弃了戏说历史的轻浮态度,又未陷入学术考据的冰冷泥沼,而是以文学的独特方式,让历史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当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踏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被教科书简化的历史事件,顿时变得鲜活生动,仿佛触手可及。这种文学化的历史书写,为我们提供了触摸历史的全新维度。

三、精神传承与时代启示

在雷烨短暂却无比辉煌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深刻领略到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业操守与深厚家国情怀。他在枪林弹雨中坚定坚持采访的身影,他用相机定格下的珍贵历史瞬间,无不生动诠释着新闻人的使命担当。

在当今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雷烨的精神显得愈发弥足珍贵。他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新闻,不仅需要敏锐如鹰的观察力,更需要一颗炽热滚烫的赤子之心。这种精神在作品中具象化为:雷烨在日记中坚定写道,“我的笔就是我的武器,要为苦难的人民发声”。

从金华婺江到平山滦河,从《晋察冀画报》散发的油墨香,到短视频平台引发的传播热潮,雷烨的故事在时代的更迭变迁中,不断被人们深情重述。当年轻一代伫立在“雷烨树”下,静静聆听历史的回响,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斑驳粗糙的树皮,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这棵默默无言的杏树,用一圈圈的年轮,镌刻着永恒不变的真理:真正的英雄,永远与山河同在,与人民共生。

这部作品对于当代新闻工作者而言,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这个流量至上的自媒体时代,雷烨的坚守如同一记震聋发聩的警钟,提醒着我们:新闻的价值,绝非取决于点击率的高低,而在于对真相的执着不懈追求。雷烨用生命书写的新闻伦理,犹如暗夜中熠熠生辉的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方向。这种精神传承在作品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激励着我们逐渐领悟新闻理想的真谛。

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历史,雷烨留下的精神遗产,依然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他以生命诠释的新闻理想,正激励着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坚定前行。当我们在数字化浪潮中迷失方向时,不妨翻开《远方的“雷烨树”》,细细品读,或许便能找回那份最初的热忱与信仰。这种精神力量在作品结尾处得到了升华:雷烨牺牲地的村民们自发在墓地周围种植了一片纪念林,这象征着革命精神正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远方的“雷烨树”》无疑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它兼具极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且始终如一地坚守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这种精神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迷茫困惑时,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书,让雷烨的精神之光,重新照亮我们的心灵。这部作品,不仅是对抗战英烈的深情礼赞,更是一部关于信仰、责任与使命的时代启示录。

合上这本厚重的著作,窗外如水的月光,正温柔地洒落在书桌上。雷烨的故事虽已渐行渐远,但他留下的精神火种,却在文字的世界里,永远熊熊燃烧。李英用这部作品,为我们搭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让我们能够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展开对话。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相关文章
  • 莒南县第八小学举行“弘扬劳动美德,争当时代新人”主题升旗仪式

    鲁网4月28日讯 为传承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责任担当,4月28日清晨,莒南县第八小学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举行“弘扬劳动美德,争当时代新人”主题升旗仪式。升旗仪式后,学生代表上台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在日常劳动中的收获,从整理书包、打扫房间,到参与校园值日,劳动不仅让他学会了生活技能,更懂得了责任

    2025-04-28 15:48:00
  • 【甘快看】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上率下抓整改 严字当头转作风——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以上率下抓整改 严字当头转作风——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新华社记者戴锦镕、柳泽兴、艾福梅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坚持以上率下抓整改、严字当头转作风,

    2025-04-27 19:32:00
  • 庆“工会百年”邹平市五一劳动节专题晚会举办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6日讯 4月25日晚,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工会百年”邹平市五一劳动节专题晚会举办。随着激昂的大合唱《看山看水看中国》开唱,晚会正式拉开帷幕,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随后《劳模精神放光芒》《春天的歌》《最美心灵》《邹平创业人》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活力四射的舞蹈、幽默诙谐的小品

    2025-04-26 17:30:00
  • 胡昌升主持召开甘肃省委常委会会议

    据甘肃日报报道,甘肃省委常委会4月25日上午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甘肃省贯彻落实意见,安排部署有关工作。省委书记胡昌升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精神。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2025-04-26 09:03:00
  • 十三届省政协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毛万春主持并讲话

    25号,十三届省政协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省政协主席毛万春主持并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重要署名文章精神,以及全国政协、省委有关会议精神;通报了省政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及省政协“1453”履职重点工作等情况;通过有关人事事项。毛万春指出,要深入

    2025-04-25 1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