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线看发展|云南:创新金融服务 推进乡村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8:10:00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蓝莓种植户贺先生,看到自家地里的蓝莓长势较好,格外欣喜。今年,贺先生通过农行“蓝莓贷”获得30万元贷款,蓝莓种植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云岭大地上,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一片片沃土。2024年以来,云南金融监管局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入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引擎,引领全省银行业、保险业打出了一套漂亮的“加减乘除”组合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跑出加速度。

加大重点领域供给

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

走进云茶主产区临沧,连绵茶山绿意盎然。临沧辖内银行机构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茶业易贷”“茶企贷”等特色信贷产品,2024年全市银行机构茶产业贷款余额增至39.88亿元。凤庆辖内银行机构联合茶企、合作社、文化旅游公司等61个成员单位成立产业联盟,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茶产业贷款6.06万笔、15.55亿元。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以“1+N”模式串联初精制茶企,银行授信1170万元,让“绿叶”变“金叶”。

近年来,云南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结合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律和融资特点创新信贷产品,推出“茶咖贷”“鲜花贷”“松茸贷”“蓝莓贷”“旅居贷”等多款门类齐全、丰富多样且具有云南特色的“土特产”金融产品,有力有效支持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省“1+10+3”重点产业贷款余额超2900亿元。

优先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农机装备等金融支持,全面做好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各类主体金融服务。积极支持肉牛、生猪等“菜篮子”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了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

减少综合融资成本

减轻涉农主体负担

做实“减法”,全省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着眼降本提质,提升金融服务温度。“我们定期监测普惠型涉农贷款利率,组织全面排查近两年涉农小微企业融资收费情况,督促银行机构加大‘雪中送炭’、服务民生力度,实施优惠贷款利率、减免收费,减轻涉农市场主体融资负担。”云南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省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

减免保险服务收费,推动涉农保险执行优惠保险费率、合理降低理赔门槛,降低涉农主体获取风险保障成本。我省水稻物化成本保险费率由原来的4%降至3%、小麦物化成本保险费率由原来的4%降至2.5%。部分州市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大病保险予以降低起付标准、提高支付比例等政策倾斜。

同时,优化业务办理流程,银行机构通过合理精简申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限、实行限时办结制等措施,建立信贷审批“快车道”;创新线上全流程、无接触式信贷产品,提升获贷便捷度。推动农险电子化系统上线,实现种植险、养殖险及林业险等险种全覆盖,承保理赔从“面对面”走向“线上化”。

科技赋能促创新

扩面增效显成效

普洱市南屏镇南岛河村咖啡种植大户李先生有1400余亩的咖啡园,每年产季,每天的人工成本近2万元,且需日结,流动资金紧张。正当李先生焦急之际,工商银行普洱分行向他伸出了援手,依托“种植e贷”产品,李先生获得了300万元的贷款额度,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截至2024年12月末,工行普洱分行已通过“种植e贷”为60余家咖啡种植经营主体提供授信8000万元,为普洱咖啡种植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赋能金融创新,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插上了翅膀。近年来,云南金融监管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全力推进云南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截至今年3月末,平台已归集40个部门353类4678个字段数据。银行机构通过信用报告查询、联合建模等方式深化平台数据利用,精准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同时,云南金融监管局指导银行机构积极参与并充分运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强化农银企对接,引导利率适宜的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县域涉农经营主体。

丽江古城八叶良品客栈内,游客络绎不绝。经营者徐女士通过“云旅民宿贷”获得了250万元用于扩建院落,“就像一场及时雨,帮助客栈解决了资金难题。”徐女士说。“云旅民宿贷”是工行云南省分行联合公安住宿数据创新产品,截至2024年12月末,累计授信343户3.06亿元,为云南旅游业的恢复性增长注入了新的金融“活水”。

富滇银行的“金旅贷”产品同样是科技赋能金融创新的生动实践;云南农信则是从花卉、种植、仓储、物流、贸易、深加工等环节,精准创新“鲜花贷”金融产品,并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整合产业链数据,提升花农授信效率,截至2024年末,当年累计向花卉种植户和商户发放贷款42.17亿元。做强“乘法”,释放倍增效应,金融覆盖广度不断拓宽,满足不同类型涉农市场主体融资需求。

保险机构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如使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测绘、电子耳标、畜脸识别等技术不断提高承保理赔能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

解融资堵点难点

拓金融服务渠道

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全国首个“整族授信”民族——独龙族群众手持当地农合机构整族授信带来的“信用身份证”,发展草果、重楼、羊肚菌等种植业;富滇银行在嵩明县探索开展“整村授信”,通过村情摸底、准入核查、村委会联动等标准化流程设计,为村居整体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方案。

优化农村信用体系,我省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深入开展“整村授信”“整族授信”。截至2024年末,全省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动态覆盖率分别达94.21%和96.98%。独龙族、怒族、普米族、德昂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完成整族授信。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参与信用环境建设途径,将精神文明、村规民约、人居环境等指标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云南金融监管局还指导银行机构依法依规采集农户信息,扎实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持续深化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工作,不断提升涉农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的授信转化率。

同时,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拓宽农村产权抵质押物范围,稳步发展林权抵押贷款,加快探索新品种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禽畜活体、养殖圈舍、农机具、大棚设施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盘活农村生产资料,破解涉农主体融资难题。推动搭建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科技赋能支持农村资源资产认定、评估、流转。目前我省植物新品种权质押、林业碳汇质押等贷款业务相继落地。

从茶山到花海,从民宿到果园,金融“四则运算”正在云岭大地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截至2024年末,全省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46%;全年农业保险为666.83万户次农户和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全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和全年新增投放、88个脱贫县各项贷款余额和全年农险保额均居全国前列。在这场金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中,金融的暖流正浸润千村万户,绘就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

云南网记者 杨抒燕

  • 相关文章
  • 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加1883%到2015%!北方稀土领涨稀土板块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7月10日,稀土指数大幅高开,北方稀土(600111.SH)大涨近8%,广晟有色(600259.SH)、中国稀土(000831.SZ)、盛和资源(600392.SH)跟涨。7月9日盘后,北方稀土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0

    2025-07-10 10:55:00
  • 从阀门智造,到矿井升级——看邮储银行如何助力煤炭大省展新篇

    山西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资源型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山西在新时代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近年来,邮储银行主动融入经济发展大局,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促进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以金融之笔助力谱写山西新篇章。“阳阀”走四海:传统阀门化身“小巨人”

    2025-07-09 18:53:00
  • 扛140斤硬币存银行遭拒,当事人:一千枚硬币仅入账10元

    “目前1000枚硬币,告知我只能入账10元。”近日,陆先生带着140多斤的1角硬币前往上海农商银行兑换,却被网点支行拒收一事引起热议。陆先生质疑银行的做法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据媒体报道,7月3日,陆先生带着一麻袋1角硬币来到上海农商银行总行营业部“讨说法”,工作人员仍拒绝兑

    2025-07-08 22:17:00
  • 这家银行,撤回上市申请

    日前,因顺德农商银行及其保荐人提交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深交所决定终止对该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审核。顺德农商银行成为继广州银行后,2025年以来第二家撤回上市申请文件的银行。7月6日,顺德农商银行相关人士回应中国证券报记者称:“我行鉴于战略规划优化需要,经审慎评估后决定暂缓上市进程。”图

    2025-07-07 02:31:00
  • 战略转型再落子:海南高速拟现金收购交控石化51%股权,加速回归交通主业‌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7月2日晚间,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高速”或“公司”)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支付方式购买海南省交投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交商集团”)持有的海南省交控石化有限公司(简称“交控石化”)51%股权。交易完成后,交控石化将

    2025-07-03 0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