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受助”到“助人” 一个烧伤青年的公益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8:00: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隽杰

图/受访者提供

今年22岁的陈志聪是广东中山人,在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就读。2006年,年仅两岁半的他和母亲在睡梦中被严重烧伤,在先后历经50余次手术后艰难康复。

陈志聪个子高、身体壮实,虽然身上仍带着烧伤留下的疤痕,但给人的感觉很干净清爽。近期,他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了广州市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务社工团队。陈志聪告诉记者,在幼年陷入困境时,是红会医院给了他重生的机会,是社工们帮助他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如今他也希望能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更多烧伤病友融入社会,重获新生。

痛苦的治疗

2006年初春的那个夜晚,让陈志聪至今难忘。因为电线短路起火,他和母亲被严重烧伤,一度生命垂危。

事故发生时,陈志聪只有两岁半,但他至今记得那晚的一些细节:火焰灼烧皮肤的痛感、被烟熏黑的天花板以及慌不择路的母亲,“最后的印象是妈妈抱着我一脚踩空,滚下楼梯,再醒来已经是浑身裹着纱布躺在病床上了。”

当时,陈志聪和母亲被家人送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接受治疗。他全身烧伤面积超过95%,属于最严重的深三度烧伤,治疗难度极大。陈志聪告诉记者,直到4岁那年他才真正脱离危险期,治疗过程持续了一年半,在这期间,医院曾下发过十几份病危通知书。

“痛苦”,这是早期治疗阶段留给陈志聪的唯一记忆。第一次下地行走时那种锥心的疼痛好像“脚踩在碎玻璃上一样”;揭纱布换药则如同把身体上的肉撕开;而印象最深的画面则是医生为浑身是血的他洗澡,“又疼又害怕,我年纪太小什么都不懂,只能一直哭一直哭……”

然而,早期的救治仅仅只是开始,在康复治疗阶段,陈志聪每年都要接受植皮、整形等一系列手术。上小学后,他对一次次手术产生了厌烦乃至恐惧心理,气管插入喉咙的窒息感、手术室惨白的无影灯以及消毒水的气味都让他感到畏惧。

慢慢地,陈志聪的脾气变得孤僻暴戾,他不吃不喝,对医护人员发脾气,朝主治医师扔书本。他像一只受伤的刺猬,将自己包裹在尖刺中,逃避即将到来的苦痛。

医生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将他转介给广州同心医务社工跟进。社工们走进病房,通过“交朋友”的方式,和陈志聪建立信任,帮助他排解苦闷、重拾面对生活的勇气。陈志聪回忆道:“社工们并没有同我讲大道理,而是让我自己认识到这些手术是人生路上必经的磨难,我只能鼓足勇气来面对它。”

如今,陈志聪已经经历了50多次大大小小的手术,他的生理功能已恢复大半,可以独立工作、生活。陈志聪介绍,他未来应该还会进行一些手术,继续完善身体上的一些细节,“我的康复过程就像打磨一件雕塑作品,现在还差最后的‘精雕细琢’。”

漫长的康复

对于烧伤患者来说,治疗时的生理痛苦是一时的,而伴随终生的疤痕和畸形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更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难题。

在最初计划上学时,多所幼儿园以“会吓到其他小朋友”为由拒绝了陈志聪父母的入学请求。无奈之下,他只能到离家五六十公里外的一家幼儿园就读,上下学极为不便。

上小学后,陈志聪的班主任特地组织全班同学依次和他握手,希望以此让同学们明白,虽然容貌因疤痕改变,但他和其他人并没什么不同。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同学给陈志聪起外号,称他为“鬼”“木乃伊”。陈志聪天生是要强的性格,相比于伤心难过,他更感到“不爽”,常常会选择回击。

进入青春期后,陈志聪也一度因外貌感到自卑,但他很快克服了这种心理,转而积极拥抱真实的自己。在普遍心态脆弱、孤僻的烧伤患者群体中,陈志聪的内心出奇强大。他常常独自一人逛街,只戴着一顶帽子,并不会刻意掩饰外表。

陈志聪告诉记者,他遇到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友善的,不过若有人用歧视的眼光反复盯着他看,或者说出一些侮辱性的话语,他会盯着看回去,甚至和这些人吵起来。“积攒的委屈多了,我也会伤心难过,但消极的情绪散去后,我总能变得更加强大。”

陈志聪兴趣爱好广泛,热爱摄影、音乐还有动漫。他喜欢看热血动画,主角励志的成长经历会给他带来力量。在线下,陈志聪还组织了一个60多人的动漫社团,成员覆盖珠三角地区,大伙常常组织活动、一起出游,这群伙伴也成了陈志聪生活中的坚实倚靠。

将温暖传递下去

2015年,广州同心医务社工联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病友成立“同心缘烧伤互助会”,当时12岁的陈志聪和妈妈成为了互助会的首批成员。虽然年纪不大,但陈志聪已有近10年的康复经验,是病友会中的“老病号”。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子,向病友们传授康复知识,助力他们走出困境。

今年6月,陈志聪将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当前他正在驻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务社工团队实习,这个曾经给他新生的团队,是他未来梦想加入的工作单位。

在医院,陈志聪跟随医务社工开展一线服务及宣传等工作,包括进行病区探访、带领志愿者开展活动、协助病患家属申请慈善救助等。同为烧伤患者,他天然地与病友产生亲近感,更容易建立专业关系,促进工作顺利开展。陈志聪记得,他曾经见到过一个重度烧伤患者几乎丧失了求生欲望,他便用自己的经历鼓励这位患者,告诉他只要坚持,一定能重获新生。这位患者不能说话,但在受到陈志聪的鼓励开导之后,不停地点头表示认同。

陈志聪坦言,他也曾设想过如果没有经历那场事故,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但他没有沉沦在这种情绪中,反而专注于现在的生活,“生病之后,我遇到了很多对我好的医生、社工、朋友,他们都是我人生重要的一部分。我想命运从我这里夺走的,总会以另一种方式还回来。”

陈志聪希望更多的烧伤患者能够放下戒备心理,尝试与社会接触,也希望社会大众多了解烧伤,丢掉刻板印象,并且关怀帮助烧伤患者融入社会。

“过去,我是在黑暗中求救的人,未来,我想成为手持火炬的人,希望我能继续传递爱和温暖,帮助更多困境中的人找到前行的力量。”陈志聪说。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 相关文章
  • 农工党党员高立功:手术刀的“舞者”

    (同心中原•故事会)农工党党员高立功:手术刀的“舞者”中新网河南新闻4月30日电 (杨大勇 邓思捷)“一袭白大褂,脸上总是带着坚定与从容,高超的手术技艺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在患者眼中,高立功很“酷”。农工党河南驻马店市委会副主委高立功已年近花甲,作为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在30多年的从医

    2025-04-30 17:21:00
  • 阜阳陈远哲 :研究“黑科技” 做手术有了“透视眼”

    提到MR技术,大家或许想到的是玩家戴上MR眼镜,沉浸式玩游戏。其实,戴上MR眼镜还可以“沉浸式”做手术。作为全市首位将混合现实技术(MR)应用于临床手术的青年医生,1990年出生的陈远哲因业务精湛先后在安徽省、阜阳市业务比赛中获奖。    4月29日早上8点,市医院岳家湖院区泌尿外科的办公室里,陈远

    2025-04-30 10:30:00
  • 观点丨正确引导“浪子回头”也是一道社会考题

    段官敬近日,因参与“酒托”诈骗被四川绵阳警方通缉的博主卿晨璟靓,刑满释放后多次尝试以“高颜值通缉犯”标签进入公众视野,后抖音账号被永久封禁。27日下午,抖音官方账号发文称,平台禁止以监狱服刑、违法犯罪经历为噱头博取流量、不当获利。三观跟着“五官”跑,亵渎法律和公共道德底线,注定不能被公众所容忍。但是

    2025-04-30 07:32:00
  • 张建平携《吃吃白相相》“回乡”分享人间情味

    大皖新闻讯 日前在“文理融和 悦见合肥”一一2025年合肥市暨蜀山区全民阅读及版权宣传周集中活动,作家张建平、郜峰应邀亲临合肥市中心图书馆,举办《吃吃白相相》新书分享会,与读者一起品读生活乐趣。曾在合肥求学的张建平直言,自己有“回乡”的感觉,接受采访时她表示,这是一本未完成的书,期待读者一同来完成,

    2025-04-29 17:15:00
  • 400万粉丝网红被录取?北大回应

    4月26日,一名拥有400万粉丝的网红博主“汤匙不是钥匙”称,通过考研已考进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北大数院)金融专业(拟录取名单)。28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作人员回应称,不知道录取新生是不是网红,以公示名单为准。据了解,“汤匙不是钥匙”本名叫匙凯歌,今年2月底,他在视频平台晒出自己的北

    2025-04-29 1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