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访网
责编|何诗晗
有一匹黑马从四川奔腾而出,它就是永祥股份。最近,永祥股份完成增资扩股,成功引入11家战略投资者,获得49.16亿元的巨额投资,投前估值更是高达270亿元,瞬间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永祥股份究竟是何方神圣?它藏身于四川乐山市,成立于2002年,看似低调,实则是通威股份在光伏产业布局的先锋。通威股份大家想必不陌生,创始人刘汉元从渔业起家,一路拼搏,打造出了如今的光伏巨头,现在公司由他的女儿刘舒琪掌舵。
这次永祥股份的融资故事要从今年3月说起。当时通威股份发布公告,永祥股份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施增资扩股,估值270亿元,计划融资不超过100亿元。历经四个月的洽谈与博弈,融资终于尘埃落定,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领投,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等众多实力机构跟投。虽然最终融资金额较原计划缩水一半,但依旧刷新了今年四川最大融资纪录,投后估值超过300亿元。

通威股份给永祥股份引入战投,就像是给一位在长跑中有些疲惫的选手递上了一瓶能量饮料。公告显示,增资资金将用于偿还金融机构负债和补充流动资金,帮助永祥股份轻装上阵,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而且,为了让战略投资者放心,通威股份还精心设置了多重退出通道,投资者在5年内有权让通威股份或其指定方回购股份,公司可以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可转债或现金方式收购。
永祥股份能拿下这笔近50亿的融资,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硬实力。在光伏发电领域,高纯晶硅是核心材料,就像心脏对于人体一样重要。而永祥股份作为通威股份的核心子公司,拥有四川乐山、内蒙古包头、云南保山、四川广元四大生产基地,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实力超群。据InfoLink统计,2021年以来,永祥股份连续多年在全球市占率及出货量方面拔得头筹,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王者”。尽管2024年前三季度,受光伏行业整体遇冷影响,永祥股份净亏损9.9亿元,但它过往的辉煌战绩和强大的产能实力,依旧让投资者们看到了它未来的潜力。

说起永祥股份,就不得不提它背后的灵魂人物——刘汉元。1964年,刘汉元出生在四川眉山,毕业于水产中专后进入水电局工作。但他骨子里就有着不安分的创业基因,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提出的“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方法,创造了高产纪录,也让他下定决心投身创业,通威集团的前身就此诞生。2004年,通威股份成功登陆上交所,刘汉元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高光时刻。2006年,他敏锐地捕捉到能源转型的巨大机遇,带领通威股份跨界光伏,以上游硅料为突破口,开启了在光伏领域的传奇征程。此后,通威股份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在光伏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如今,通威股份在刘舒琪的带领下,继续大步向前。刘舒琪上任后,积极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等重要布局,还成功拿下了隆基绿能391亿的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商业智慧。同时,通威股份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组件足迹遍布70多个国家与地区,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永祥股份的发展中,乐山这座城市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乐山,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不仅有闻名遐迩的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还是低调的“中国绿色硅谷”。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第一块多晶硅料在这里下线,2000年又建成全国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生产线。如今,乐山已形成强大的晶硅光伏产业集群,高纯晶硅38万吨、拉棒71GW、切片38GW的年生产能力,使其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方阵。全球光伏产业前10强中有5家在乐山落户或参股,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从永祥股份的总部出发,周边就是协鑫新能源、青岛高测科技等众多光伏企业的厂区,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协作非常便捷,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产业生态系统。

乐山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正猛,除了光伏产业,还在积极布局新型储能产业。四川伟力得在乐山布局五大基地,预计到“十四五”末,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产能将达5GW,占全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四川海创尚纬年产10万吨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也已建成投产。乐山正全力打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目标是到2027年,形成2GW电堆关键材料、电堆和系统集成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产值突破500亿元,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制造基地。
乐山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只是四川新能源崛起的一个缩影。四川已构建起“成乐眉宜”光伏产业走廊和“三州一市”光伏应用基地、成德高端能源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德自攀氢能产业集群。2024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约2350亿元,成绩斐然。从川西高原到天府平原,从乐山到宜宾,四川新能源产业的浪潮正汹涌澎湃,展现出无限的活力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