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慧仙 邹宸 方力
“杭州潮成这样了吗?绿化带里蘑菇疯狂冒头。”
这两天,有好几位网友用户给潮新闻记者帮报料,说看到绿化带长蘑菇了。
5月21日,“遥妈”路过杭州星洲街偶然看到路边绿化带一棵树下好多白色小蘑菇:“震惊了,白色小蘑菇,密密麻麻,如葡萄串一般,而且是从绿色海绵网隔里钻出来的,看得我密集恐怖症都犯了。”

星洲街绿化带内如小葡萄串般的蘑菇。遥妈 摄

星洲街绿化带内如小葡萄串般的蘑菇。遥妈 摄
应姑娘则是发来了社交平台上一则热帖:“有网友在萧山拍到的,也是在一棵树下。”
记者找到了网友的原帖。
截至5月22日上午8点,帖子已有近3000的点赞和超700多条评论。
评论区有更多网友晒出了自己拍到的绿化带里的蘑菇,也有网友吐槽这两天的杭州又闷又潮,“别说绿化带了,我都快长蘑菇了”。
绿化带内易有小鬼伞“现身”
“清纯”蘑菇也可能是“蘑界杀手”
5月22日上午,根据评论区的线索,记者在萧山飞虹路地铁站附近一处工地旁,找到了网友拍摄的生长蘑菇的绿化行道树。
与网上发布的情形略有不同,树底的蘑菇已经七零八落散落一圈,疑似有采摘翻动的痕迹。

记者 邹宸 摄

记者 邹宸 摄

记者 邹宸 摄
相隔约十米的第二棵行道树下,记者又发现了第二处蘑菇,这两朵蘑菇细长、菌盖圆润呈褐黄色。

记者 邹宸 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赵琪告诉记者,夏天至晚秋这一时段,正是蘑菇季。最近杭州下过几场雨,温湿度条件很适宜菌类生长,因此在绿化带看到成片的蘑菇其实并不奇怪。
夏日雨后,或是雪白修长,或是小巧可爱,这些外表看起来“清纯”的蘑菇,却可能掩藏着有毒的“心”。
“不要随意采摘或食用路边的野蘑菇。”依据图片初步判断,赵琪认为网友和记者拍的伞盖般的白蘑菇是大青褶伞,有剧毒。大青褶伞有“蘑界杀手”的诨号;而另一张图中“摇妈”拍的细密如葡萄串的蘑菇,则可能是小鬼伞,同样为非食用菌。

大青褶伞。 受访者供图
大青褶伞是浙江比较常见的毒蘑菇。从体型上看,成熟的大青褶伞中等大小至大型,菌盖被褐色鳞片,菌褶成熟后铅绿色,菌柄上部具一类似戒指的菌环。每年6-10月,大规模出现。
“平时在草坪、菜地、锯末堆,甚至垃圾堆旁,都常常能看到这个‘蘑界杀手’的身影。”赵琪说,误食大青褶伞中毒事件之所以比较多发,一方面是因为它分布较广;另一方面,成熟的大青褶伞和另一种食用菌“大环柄菇”长相比较相近,容易发生误食的情况。大青褶伞含有胃肠炎型毒素,能够造成严重的胃肠道中毒反应,包括频繁地上吐下泻,往往在食用几小时内就开始出现明显症状。
而小鬼伞则多喜欢生长于枯枝落叶、腐木。绿化带内如果铺洒了木屑,碰上高温高湿的天气,就容易有小鬼伞“现身”。
赵琪告诉记者,一般城市草地上最常见的蘑菇便是鬼伞类。“工人们平时剪过的草在地上堆一阵子,太阳一晒就加热了,再湿热环境下捂一捂腐烂后,就是菌丝生长的理想基质。”
从“果菌王”到“盘菌王”
如何更好享受菌子的美味
蘑菇长在“别致”的地方,不是第一次。
今年3月,有绍兴市民给潮新闻报料,清洗木制托盘时,发现托盘边沿四个面上竟然长出一圈蘑菇,体型较大的有三四株,最大的和一元硬币差不多。较小的有十几株,细细密密,颜色以白色和浅灰为主。

“盘菌王”受访者供图

“盘菌王”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许容聚博士判断,“托盘蘑菇”大概率还是白参。相比此前火遍全网的德清邓女士家的“果菌王”,个头较小。
许博士表示,白参属于木腐生菌,像腐木、公园木扶手、木地板等位置,都是它喜欢生长的地方。
专家推测,是白参孢子掉在托盘边沿上,而茶托盘经常有水,再加上当时气温升高,温湿度条件都非常适合其生长。
在这个出门“满世界”遇菇的季节,我们该如何识别它们有无毒性?
大多数野生菌仅凭肉眼或简单的鉴别方式,很难辨别有无毒性。
“一朵蘑菇‘撂翻’一堆人”并非一句玩笑话。喜食菌类的人还是建议食用人工栽培的蘑菇为宜,或到具有野生菌经营、加工资质的餐厅食用野生菌。
“吃菇之前,建议留点样品,或者拍摄菇的视频、照片,万一出现中毒情况时,能让医生及时对症下药,节约救治时间。”赵琪说,对于把握不准的蘑菇,可咨询专业的科普人士,一定不要食用或出售给其他人食用。
又热又闷好比身处蒸笼
这是要提前入梅?
最近浙江阵雨雷雨频繁,大家感觉闷热如身处蒸笼。
很多人调侃家里除湿机都干冒烟了。
这是梅雨季提前了?
杭州常年在6月13日入梅,梅雨期持续一个月左右。
眼下这天气,感觉像是梅雨天,但并不意味着梅雨真正来了。
会不会入梅,什么时候入梅,需要一定的天气形势条件决定。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也就是气象专业上说的“副高脊线”需要达到一定的经度和纬度,不然无法输送暖湿气流到江淮和江南地区。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稳定性也至关重要,梅雨期通常会有3周左右的时间,需要副热带高压较为稳定地维持一段时间。
虽说现在还不是真正的梅雨,感觉上却是妥妥的“梅雨季预演”。
湿度对于舒适度的影响很大。同样的温度,湿度不同,体感上就会 “冰火两重天”。
杭州昨天和今天预报平均相对湿度80%。低气压与高湿度联手,闷热感会挥之不去。而如果相对湿度降至50-60%就会很凉爽。
今天下午开始,杭州新一轮明显降雨过程又将来袭。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在明天夜里到后天,部分地区雨量可达中到大雨,局部甚至有暴雨,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外出。
周六,也就是5月24日起,天气迎来大反转,不仅天空放晴,气温也变得宜人。
更重要的是,空气湿度相比近期会大幅下降,除了午后稍微有些热,其余时段都凉爽惬意,堪称初夏时节最舒适的模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