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探索贯通中西的艺术之路,李骆公艺术研究展北京画院开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0:43:00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李骆公以其贯通中西的艺术探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谱写了一段传奇。4月9日,“铁笔撼山岳——李骆公艺术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开幕式,令观众对这位艺术家的生平与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读书的少女 木板油彩 37.7x46cm 1940年代
枫桥夜泊 纸本水墨 517x97cm

展览展示了李骆公120余件珍贵艺术作品,以早期油画、交游篆刻、书法创作及晚期油画四大板块,系统呈现艺术家在中西艺术融合与传统与现代交替中的探索旅程。

李骆公(1917~1992)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天才。他早年在上海美专学习,师从刘海粟、关良、倪贻德、丁衍庸、王个簃,专攻现代主义绘画,以“黑沙骆”为笔名与老师们推动现代美术运动,“黑沙骆”的名字一时轰动孤岛。此后,他赴日深造,学习现代西洋画技法,进一步拓宽了个人艺术视野。归国后,他又与李可染一同求教于齐白石,推动中国艺术的创新与传承。

此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李骆公的篆刻和书法艺术。李骆公的篆刻研究历经三个重要阶段。早年师从陈子奋、王个簃奠定传统根基;1957年后在郭沫若、钱瘦铁等支持下专攻篆刻,初期取法齐白石单刀技法;1961年起深入研究大篆文字,融汇吴昌硕、齐白石、邓散木、宁斧成诸家之长,并吸收东西方艺术精华,构建独特美学体系。他将传统金石的雄浑气质与现代构成理念完美结合,形成既具古拙韵味又富现代张力的独特印风。李骆公曾说:“我刻一方印或者一组印,必须先画许多稿子,把我的感情全放进去,等到我的稿子能够充分表达我的感情了,我才根据画的大小去选石头。这叫量体裁衣,以脚穿鞋——这就是我的创作方法!”

蝶恋花·答李淑一 纸本水墨 81x179cm 1983年
我有我法1980年5x5.5x3cm寿山石

书法方面,李骆公在结合古代书法精髓的基础上,开创了“篆草”书体,通过对古汉字的研究及书法发展的思考,开辟了传统书法的新维度。展览中,如《蝶恋花·答李淑一》与《龟虽寿》等作品,均体现了他对汉字形态和书法美学的独特理解。

然而,书法、篆刻上的卓越成就并不能掩盖李骆公绘画作品的光芒。只是,他存世画作不多,皆因一次天灾。1977年,一场洪水冲毁了李骆公百余幅布面油画,他将残作付之一炬,在漓江边以五幅风景写生为四十余年的绘画生涯画上休止符。晚年,友人问李骆公:“如今条件优越,何不重拾画笔?”他拿起手边印石回答:“心中时刻在画。”真正的艺术不在于物质载体,而在于精神内核的延续。李骆公的艺术追求,为后人留下关于艺术本质的永恒思考。

艺无涯

“铁笔撼山岳,方寸容天地”是李可染对李骆公篆刻艺术的赞誉。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变革的浪潮中,李骆公正是以“铁笔撼山岳”的开拓精神,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开辟出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

据悉,此次展览将延续至5月11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金力维

  • 相关文章
  • 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再临珠海,残障艺术家演绎敦煌传说“妙善救父”

    4月26日晚,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在珠海金湾艺术中心上演,时隔一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珠海社团总会会长邝美云再次将这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剧目带到金湾,上千名观众观看演出。剧照 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是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音乐舞蹈诗《我的梦》为蓝本、融合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元素创编

    2025-04-27 11:05:00
  • 墨香润校园,调元韵流长 宝林小学举行第三届“调元杯”临帖大赛

    4月23日,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宝林小学举行第三届“调元杯”师生书法临帖大赛,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盛宴。宝林小学支部书记、校长李强发表了欢迎辞,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学校在传承书法文化、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绵阳市安州区教育工委委员、考试中心

    2025-04-24 18:03:00
  • “万校千团接力合唱我们来啦”微博接力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 陈有利 李小伟)近日,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布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会歌MV《我们来啦》,由此全国32个省级单位启动“万校千团接力合唱我们来啦”微博接力活动。 从雪域高原到江南水乡,从城市校园到乡村小学,各地师生在会歌《我们来啦》的青春旋律中展开艺术对话,展现出新时代青少

    2025-04-23 07:10:00
  • 汉字王国Cosplay嘉年华 成都康河小学对口帮扶活动暖人心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为让藏族孩子加入中华文化传承传播大家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鲜活力量,成都市康河小学加入了“数字时代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

    2025-04-22 16:02:00
  • 文化中国行丨蜀绣如何让巴蜀文明“活”在当下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千年桑蚕文明和蜀地独特的人文禀赋,孕育了“严谨细腻、气韵生动”的蜀绣。从“蜀中之宝”到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千年来,蜀绣以针脚平齐、线片光亮的独特语言,绣出巴山蜀水的钟灵毓秀,更织就华夏文明的气象万千。针线穿梭三千年文明,至今绽放万千姿态。如今的蜀绣,可以是《锦春

    2025-04-21 14: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