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台商投资区东山村的黄厝塘经过半年的系统整治,水质从轻度黑臭提升至Ⅴ类标准,氨氮含量大幅下降,成为集生态修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新名片。
直面顽疾 科学治理破解黑臭难题
黄厝塘因地势低洼,长期淤积黑臭底泥,周边20多户生活污水直排,水体污染严重。角美镇将黄厝塘整治列入民生工程,成立专项工作组,由角美镇党政一把手牵头督办,生态办、村建站、国企等部门协同作战。采用“一塘一策”精准治理,通过清淤疏浚、构建生物滤床,种植梭鱼草、睡莲等水生植物,形成“食藻虫-水下森林-鱼群”的生态链,激活水体自净能力。

整治前
科技赋能 智慧监管守护长效清流
利用无人机航拍、水质监测等技术全程辅助,并安装智慧净化系统,实现24小时动态监管。通过生态浮岛、沉水植物带等举措,使水面植物覆盖率达30%,大幅提升水质透明度,让池塘从“无人靠近”变为村民休闲好去处。

整治后
全民共建 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利用村广播、LED屏、微信群、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群众树立自觉支持、配合。如今,黄厝塘不仅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还变身多功能生态空间,惠及千家万户。角美镇计划推广“黄厝塘模式”,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漳州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