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菏泽退役军人李春雷:从军营到乡村的“硬核”振兴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1:38:00    

编者按:

退役军人遍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脱下戎装后以不同身份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书写着精彩人生。大众网推出“老兵退役不褪志·微光成炬牡丹城”—寻访我们身边的退役军人模范系列专题报道,记者走进“兵支书”、志愿者、创业者等退役军人群体,记录他们的奋进故事,展现他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精神风貌。

大众网记者 刘陶然 菏泽报道

在曹县庄寨镇陈小营村,有这样一位第一书记,他曾是军营中的铁血男儿,早已转业如今又转身乡村,以退役军人的坚韧与担当,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他就是李春雷,现任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综合交易科长,一位有着12年军旅生涯的 “兵书记”。他时刻牢记后方单位党组重托“帮忙不添乱,形象值万千”,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用滚烫的初心与扎实的行动,诠释着退役军人扎根基层的使命与荣光。

扎根乡村用军人担当筑牢组织根基

1989年入伍,2001年转业,12年的军旅生涯在李春雷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军人烙印。在6年的军官生涯中,担任纠察队长5个月,全团兵员井井有条;仅一年半的时间,他让一个全师最落后的连队焕然一新、迈进先进连行列。特别在四年连长期间,他没有休过一次假,各项训练都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经他组织的军事课目、日常管理、沙盘作业、实地演习以及文艺表演多次被全团官兵乃至全师营以上干部现场观摩、观看。

十几年如一日,李春雷把自己磨练成一个“全能式人才”。2001年转业后,李春雷继续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直到2023年11月,他踏上了曹县庄寨镇陈小营村这片土地,成为这里的第一书记。面对这个全新的挑战,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乡村振兴的征程。

“部队教会我,带队伍先要聚人心;地方组织教会我,做人先修人品。做村干部就要把自己当作产品,消费者就是村民,产品打造的好坏就看村民认可与否了。”初到陈小营,他敏锐意识到,村级班子的思想统一是破局关键。他提炼出坚持学习让村党员干部知义务、明职责,坚持及时传达确保村干部方向正、思路清、目标明等“七个坚持”,总结出“争、摆、找、发”四字十二工作法和反向思维正向推进工作模式,一并贯穿于每一次会议、每一次走访,坚持实事求是摸村情,坚持依靠群众破难题,坚持公平公正聚民心……

以上经验性指导如同强劲引擎,驱动村干部们思想同频、行动共振。驻村以来,李春雷走访党员、群众400余人次,开展各类学习活动50余次,培养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10余名,为村庄发展筑牢了组织根基。

情系百姓用军人本色守护万家灯火

“他不愧是当过兵的人,干事雷厉风行,对老百姓的事情热心得很,是个靠谱的好干部。”在曹县庄寨镇陈小营村,提起市派第一书记李春雷,村民们这样称赞。

驻村第一天,李春雷就带着铺盖卷住进了村委播音室,不嫌暗、不嫌潮、不嫌弃闷,他立下誓言:“要像在部队带兵一样,把村‘两委’打造成能打硬仗的堡垒,让乡亲们过的更幸福。”半年内,他走遍全村家家户户,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村民的诉求:“胡同积水盼修下水道”“晚上出门路太黑”“想有个锻炼的地方”······这些朴实的愿望,成了他日夜奔波的指南针。为让村民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到驻村不到两个月先后为两个自然村更换、安装了68盏太阳能灯。

2024年7月19日,庄寨镇遭遇暴雨,李春雷挺身而出,带领村干部奋战在现场四昼夜。他们不分昼夜冒雨查水情、集体值班判舆情、指挥群众救人财、雨后带领群众排水疏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沙哑的嗓音、湿透的衣服、布满血丝的双眼,让村民们看到了退役军人的无畏与担当。

实干兴村用点滴行动绘就幸福画卷

为争取第一笔“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的惠民资金,李春雷及时开启“化缘”模式——凭借多年积累的信誉与战友情谊,硬是为村里“化”来5.2万元启动资金,往返三趟河南鄢陵看市场、选苗木、运苗木,半夜两三点才自掏腰包请大家吃了顿水饺。

“李书记为集体事磨破嘴、跑断腿的样子,让人心疼,更让人信服。”村里的领导感慨道。李春雷善用“反向思维”:面对资金短缺,他亲自跑河南绿化苗区为村里购买近20万绿化树苗这一举动,为村庄主干道、活动广场的绿化美化备足了“家底”。

2023年初,李春雷在走访中发现,村里16条胡同全是土路,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雨天积水成塘,村民出行只能踮脚踩砖头。这位“兵书记”把部队里“啃硬骨头”的劲头拿了出来:“部队能把荒地练成练兵场,咱也能把泥路修成幸福路 。”

为争取专项资金,他连续仨月“托关系”“跑门路”、递报告,带着村干部一遍遍地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了解到实际情况后,积极响应乡村道路硬化的政策导向,主动请缨市、县农村农业(乡村振兴)局为项目审批和资金拨付开辟了绿色通道,艰难地拿到了专项资金100万。

有了百万资金,于2024年4月初,11条胡同、1.25万平方米的硬化工程如期竣工。看着孩子们在平坦的路面上追逐嬉戏,老人们搬着小马扎坐在门口晒太阳,李春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更让村民欣喜的是,那处让人头疼多年的排水渠,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投资100余万元的清污疏通工程顺利动工,仅陈小营村地面沟渠就投入约30万元。如今,村民们路过此地再也不用捂着鼻子快步走了,纷纷感叹并奔走相告:“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给咱派来的李书记,又修路又清污、又畅通水渠,这才是真正为咱办实事啊。”

在李春雷的带领下,陈小营村的变化日新月异,16条胡同下水道开设完成,11条胡同、1.25万平方米路面硬化工程顺利竣工。剩下的1400米胡同,将继续硬化,实现全村胡同硬化全覆盖是他与两委一道近期的奋斗目标;标准化篮球场即将安装,中心大街工程项目也取得了进展等工作,都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此外,他还成功协调了一批绿化树指标,也将为村庄增添更多绿色与生机。

但李春雷深知,乡村振兴的路还很长。他正在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为村庄的未来发展谋划蓝图。他相信,在全体村民及当地政府及各方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陈小营村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之路。李春雷正用军旅情怀浇灌幸福之花,并在乡村沃土上努力续写忠诚与担当。

  • 相关文章
  • 自贡沿滩:“红色铸魂 军事砺志 非遗传情”暑期夏令营三维赋能青少年成长

    人民网成都7月14日电 (彭茜)7月11日,由自贡市沿滩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瓦市镇政府和瓦市镇关工委主办的2025年“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奋进新征程”暑期夏令营启动。55 名青少年儿童与25名家长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红色教育+文化体验”暑期之旅。活动中,研学导师林芯羽为学生们带来主题为《根植长征沃

    2025-07-14 12:24:00
  • 菏泽退役军人李春雷:从军营到乡村的“硬核”振兴路

    编者按:退役军人遍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脱下戎装后以不同身份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书写着精彩人生。大众网推出“老兵退役不褪志·微光成炬牡丹城”—寻访我们身边的退役军人模范系列专题报道,记者走进“兵支书”、志愿者、创业者等退役军人群体,记录他们的奋进故事,展现他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精神风貌

    2025-07-14 11:38:00
  • 此情可待成追忆

    王硕男/文父亲离开我们三十周年了。此时,我在家乡老屋的窗前,彻夜难眠。父亲的坟就在对门山上。月光如洗如浴,清辉洒满了山岗。我手里端着的这杯茶水,是村里自产的茶叶,与父亲有关。岁月把三十载光阴煮得沸腾而滚烫。微涩的茶水,晶莹透亮,仿佛闪耀着父亲生命的光泽。父亲6岁失怙,如一根飘摇的小草,在人生的荒漠中

    2025-07-12 09:51:00
  • 张玉明:为留守娃打造一个“家”

    通讯员 李大林 殷英 中国教育报记者 王琼盛夏蝉鸣,声声入耳。暑假拉开序幕,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小学一片热闹欢腾:孩子们有的在游戏,有的在观看影片……这所乡村小学为留守、困境儿童筑起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司徒小学是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距高邮城区27公里,在校生53人,其中留守儿童21人。“面对留

    2025-07-11 16:52:00
  • 麻涌这条村交通网再升级,村民出行更便利

    近年来,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过程中,麻涌镇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聚焦重点任务,持续精准发力,为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提供动力。走进麻涌镇新基村新基中街,一座崭新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如长虹卧波,横跨在河面上。近日,备受村民期待的孝德桥正式通车。现场可

    2025-07-09 0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