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亿元 >

  • 亿元
  • 迈威生物去年亏损超10亿元,欲融资改善财务状况 2025-04-01 10:23:00

    3月30日,迈威生物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5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4亿元。自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以来,迈威生物已累计亏损超30亿元。持续亏损、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的迈威生物,同日还宣布,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规模不超过5

  • 强回报、搞创新、扬信心 深市“双提升”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2025-04-13 22:3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自2024年2月启动,深交所“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已实施超过一年。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已有430家深市公司踊跃响应,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增强聚焦主业意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推动“双提升”文化及理念塑造成为上市

  • 直击业绩会 |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金蝶下一个目标是AI转型,未来几年“增效不增人” 2025-03-18 23:50:00

    每经记者:陈鹏丽 每经编辑:魏官红3月17日晚,港股金蝶国际(HK00268,股价15.76港元,市值559.1亿港元,下文亦称金蝶集团)对外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财报。财报数据显示,金蝶集团2024年实现收入约62.5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2%;净亏损1.42亿元,同比缩窄32.3

  • 沙钢股份:拟使用不超8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 2025-04-08 19:48:00

    4月8日晚间,江苏沙钢股份有限公司(沙钢股份,002075.SZ)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7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的议案》。为充分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以下统称“公司”)在保障日常生产经营资金需求、有效

  • 签约项目31个 总金额达105.9亿元——2025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成果发布 2025-04-26 16:07:00

    4月25日,2025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奥斯顿酒店举行。本届博览会以“钛谷链接世界、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全球287家钛企参展,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达105.9亿元,创历届规模之最。项目涵盖产业投资、平台建设、贸易采购、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其中产业合作类项目11个;招

  • 1.18亿!贵州男子独占10注一等奖,兑奖时分享投注思路 2025-04-02 23:27:00

    3月31日晚,超级大乐透第25034期开奖。前区开出号码04、15、22、28、33;后区开出号码06、08。全国共开出12注一等奖,分落内蒙古(基本1注)、甘肃(基本1注 追加1注),而剩下的10注都出在贵州(基本10注 追加10注)。并且中出的这10注一等奖全部出自黔南州福泉市520401411

  • 中国首单外资消费类公募REIT已由凯德投资申报 2025-04-17 22:03:0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潘亦纯)4月17日,凯德投资宣布,已向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提交申请,拟推出旗下首支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凯德商业C-REIT。这是首支由国际化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申报的消费类公募REIT产品。据悉,凯德商业C-REIT首批纳入的两个资产分别是位于广州的凯德广场·云尚和位于长沙

  • 信息量爆棚!兴安盟“六个行动”新闻发布会透露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3-20 14:56:00

    3月19日,兴安盟召开“六个行动开‘兴’局”推动兴安盟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兴安盟发改委、兴安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兴安盟水利局、兴安盟区域经济合作局、兴安盟委宣传部分别围绕全盟“六个行动”中的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助企行动、就业促进行动、节水行动、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和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进行相关内容发

  • 消费金融贴近需求惠民生 2025-04-10 08:12:00

    经济日报记者 赵东宇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金融科技的深度渗透以及消费升级的内在驱动,消费金融成为2024年上市金融公司年报亮点。发挥好协同效应2024年,上市银行零售业务普遍进入调整期,消费贷业务增长强劲。在扩内需、促消费的背景下,消费贷成为零售业务的新增长点。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

  • 零食企业业绩分化:三只松鼠去年净利润增八成,来伊份、良品铺子增长乏力 2025-04-11 21:32:00

    2024年,零食行业呈现显著分化。三只松鼠营收破百亿,万辰集团量贩零食业务预计营收同比增长240%以上,而同期来伊份、良品铺子却深陷利润下滑困境。一边是“高端性价比”战略初显成效,量贩零食赛道异军突起;另一边则是渠道调整与价格战下的转型阵痛。头部零食企业的战略抉择正重塑竞争格局,新一轮洗牌已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