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工人日报社评丨车检异地“包过”?非法行为不容“开绿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11:00    

【工人日报社评】

原标题:车检异地“包过”?非法行为不容“开绿灯”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

良好的地方发展环境,要靠更给力的政策优惠、更贴心的公共服务等来提高“上限”,而非通过不讲原则、网开一面等方式来拉低“下限”。但愿更多地方能以车检跨省“通关”为反面教材,进一步端正发展理念、完善行政执法环境,让严谨的制度、严格的监管成为地方发展的硬核名片。

本省车检过不了,换个省份就“通关”?据4月7日新华社报道,有群众举报称,近年来,靠近安徽的河南周口的一些县市乡镇陆续开了多家机动车检测站,其主要客户群体是安徽等地车主,主打“卖点”是不合格车辆也能“包过”。记者暗访后证实了这一情况。目前,周口市已成立联合调查组,第一时间对报道涉及的机动车检测机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明确前,暂停相关业务。对于涉嫌违法违规的,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车辆前挡风玻璃裂了,尾气也不达标,在安徽被告知车检不合格后,就想着去河南“碰碰运气”——这是暗访中的真实情况,可见车检跨省可“通关”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机动车检测,目的就是确保汽车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其质量水平和规范程度关乎驾乘人员和其他车辆行人的安全,也关乎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一些检测机构放松标准让问题车辆过检,一些车主侥幸想要在车检中蒙混过关,看似一拍即合,实则为交通安全埋了雷、挖了坑,更令机动车检测制度形同虚设,削弱了机动车检测行业的公信力。

近年来,机动车检测领域乱象频发,一些机动车检测站通过“非正常”手段让车辆过检屡见不鲜——车辆手刹制动不达标,踩脚刹蒙混过检;刹车灯不亮,开示宽灯替代;尾气不合格,就使用屏蔽器篡改车辆数据……车检造假已形成一条包括检测站工作人员、“黄牛”、作弊工具生产销售商等多方在内的黑色产业链,各方围着庞大的利益蛋糕各取所需。

乱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如准入门槛较低、市场过度饱和导致大量检测机构进行不正当竞争;违法成本较低,检测机构被处罚金额小于违法所得;部分车主认为年检过勤、标准过高而另辟蹊径规避检测等。除此之外,监管方面存在的短板也不容忽视,此番车检异地可“通关”事件就较为典型:一是监管部门对异常检测站点检查监督的力度和能力不足,这从报道中相关人员“设备上的数据很专业,我们也看不明白”等表述中可见一二;二是部门、地区间的监管协作力度不足,单个部门职责范围的局限性削弱了监管效率,异地初检未通过记录缺乏共享机制,跨省数据壁垒让监管失去了重要抓手。

车检跨省“通关”的怪事,暴露了省际毗邻地带基层监管执法能力的不足,也为机动车检测乱象的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机动车检测乱象,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下大力气整治。去年,多部门联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的专项整治;浙江杭州总结机动车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38种造假行为,通过AI大数据技术来搜索发现造假线索;北京则探索在机动车检验线上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形成机动车监管一车一档系统。借鉴相关经验做法,尽快堵上监管执法中的漏洞,当是未来治理机动车检测乱象的重点。

进而言之,类似利用异地监管盲区、监管差异来钻空子的行为值得警惕。从一些人专门到监考环境较宽松的地区报名参加某些国家级职业资格类考试,到一些污染企业从环保要求严格的地区搬迁到监管宽松的地区,再到一些地方以邻为壑、跨区域倾倒垃圾,这类舍近求远的行为本身,正是监管失职失察最好的举报信。不可否认,跨部门和地区开展对话、合作、治理等难度不小,但这不该是对问题视而不见、推诿诘责的理由,从相关线索出发,通过跨部门和地区联合执法、统一执法标准、打破数据壁垒、派驻干部交叉监督等多重手段主动出击,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良好的地方发展环境,要靠更给力的政策优惠、更贴心的公共服务等来提高“上限”,而非通过不讲原则、网开一面等方式来拉低“下限”。但愿更多地方能以车检跨省“通关”为反面教材,进一步端正发展理念、完善行政执法环境,让严谨的制度、严格的监管成为地方发展的硬核名片。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 相关文章
  • 助企惠企!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发布14项硬核举措

    4月29日,日照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项目 优环境 促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会上,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君发布《日照市生态环境局助企惠企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涵盖14项具体内容,全力打造生态环境领域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据介绍,《措施》突出“三个聚

    2025-04-30 00:23:00
  • 阜阳:小开关“闯”出大市场

    4月25日,记者来到阜南经开区,走进泰力(安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塑车间,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65台全自动注塑机正以每台每分钟20只的速度“吐”出塑胶件,被机械臂精准抓取后送上传输带,工人们穿梭在设备间有序忙碌。这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车间,每天约产出60万只塑胶件。  泰力(安徽)电器成立于20

    2025-04-29 10:38:00
  • 聚焦高质量发展|创新安徽,何以进阶?

    来源:新华网审核:马翔宇 编辑:胡霈霖 校对:解明傲

    2025-04-29 00:01:00
  • 财政部下达3.76亿元支持黄淮海等地抗旱保春播

    记者27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聚焦部分地区旱情对春播造成的不利影响,财政部近日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支持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广西、陕西等6省(自治区)做好抗旱救灾等相关工作,重点用于对相关地区开展喷肥保苗、浇水补墒、农作物改种补种等农业生产抗旱防灾救灾措施给予适

    2025-04-28 02:52:00
  • 总经费5780万元!福州大学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何丹莹 27日,记者从福州大学获悉,近日,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正式公布立项结果。由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陈刚教授牵头申报的“糖尿病环境危险因素识别及防控策略建立”项目成功获批,总经费5780万元,这是福建省属高校首次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据介绍

    2025-04-28 0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