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平安人寿“补血”增资200亿,中国平安持股比例将增至99.53%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7:1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偿二代二期”规则下,险企多渠道密集“补血”。

近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人寿”)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全体股东拟向平安人寿增资约199.99亿元。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平安人寿的注册资本将从338亿元增加至约360亿元。

据增资公告,平安人寿各股东按照现有持股比例(以现金方式同比例)认购新增股份,如果有股东放弃认购新增股份,则对其放弃认购的股份,统一由该公司股东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以现金方式认购。

在此次增资后,中国平安持有的平安人寿股权比例将从99.5132%增至约99.5379%。上述变更注册资本事项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生效。

此次与平安人寿同时披露“补血”方案的还包括:三峡人寿拟增资15亿元,待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将由15.33亿元增至30.33亿元;安盛环球再保险拟增资3417.9万元。增资后注册资本将由2.658亿元增加至3亿元。

平安人寿几轮增资后,平安集团持股比例升至99.53%

记者梳理平安人寿披露的增资前后持股情况表发现,除中国平安外,此轮同步增资的股东包括:深圳市尚尚善科技有限公司(增持后持股比例0.0063%,下同)、宝华集团有限公司(0.0743%)、惠州恒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0.0003%)、山东省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有限公司(0.0016%)、上海牧羊人工贸有限公司(0.0004%)、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0.0004%)。

还有5家股东未参与增资,分别是: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2072%,下同)、西藏林芝鼎方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0.0995%)、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0.0116%)、摩氏实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0.0135%)、上海汇业实业有限公司(0.0468%)。

根据公告,平安人寿将通过现有股东按持股比例以现金方式认购新增股份,不仅能提升平安人寿的资本实力,还能有效增强其核心偿付能力。

平安人寿成立于2002年,从中国平安集团分拆为独立法人,当时注册资本为38亿元,平安集团持股约为99%。

此后,平安人寿通过几次大规模增资提高其偿付能力。2008年,平安人寿增资200亿元,注册资本从38亿元增至238亿元,平安集团持股比例从99.0010%提升至99.33%;2011年,平安人寿分两次合计增资100亿元,注册资本增至338亿元,平安集团持股比例进一步升至99.51%。

截至2024年末,平安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6.4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约为189.19%。据平安集团年报,2024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285.3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28.8%。

股权融资难度较大,险企密集发债“补血”

随着“偿二代二期”监管规则实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承压。国泰君安非银刘欣琦团队认为,“偿二代”二期下实际资本认定更为严格,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承压;最低资本结构优化,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面临一定压力。

自“偿二代”二期实施以来,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有所下滑。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1年末,保险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2.1%,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9.7%,处于较高水平。而在2024年四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9.1%。

为满足监管要求、提升偿付能力水平,险企主要通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大方式来补充资本,刘欣琦认为,受制于寿险行业转型压力近几年行业增长承压,不利于权益资产定价和获取回报,保险公司通过股权融资补充资本的难度较大。

但相比之下,债权融资具有约束少、发行周期短、发行成本低等优势,监管政策放开背景下预计债权融资需求大幅提升。

而在债权融资中,资本补充债、永续债等是险企“补血”的重要工具。尤其是自2022年监管对险企“开闸”发行永续债后,险企发行永续债节奏逐步加快;票面利率下行、发债成本降低也增加了对险企的吸引力。

今年2月26日,泰康人寿公告称,于2月25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6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票面利率为2.35%;同月,平安人寿2025年第一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本期债券基本发行规模80亿元,附不超过50亿元的超额增发权,最终发行规模130亿元,票面利率2.35%,认购倍数达2.4倍。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平安人寿核心二级资本。

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是拓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提高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水平的重要工具之一。据记者不完全梳理,2025年以来,平安人寿、泰康人寿、交银人寿、泰康养老等多家保险机构发行永续债,合计发行规模已超400亿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相关文章
  • 突发!总市值超80亿创新药概念股下调药品价格 预计对销售收入产生不利影响|盘后公告集锦

    今日聚焦【复旦张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降价幅度不低于35%】复旦张江(688505.SH)公告称,公司决定自2025年5月1日起调整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市场零售价格,相比此前中标价格降价幅度不低于35%。该药物2024年度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1亿元,占公司全年销售收入的29%。预计价格调

    2025-04-30 20:09:00
  • 水井坊2024年营收突破50亿,展现长期发展韧性

    4月29日晚间,水井坊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营收突破50亿元。根据报告,水井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17亿元,同比增长5.32%;实现净利润13.41亿元,同比增长5.69%。2025年一季度,水井坊实现营业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2.74%;实现净利润1.9亿

    2025-04-30 10:44:00
  • 滚动更新丨A股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电力股持续调整

    09:51 港股银行股持续下挫招商银行、邮储银行跌超4%,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跌超3%,交通银行、重庆银行等跟跌。09:44 AI应用概念股爆发鸿博股份四连板,慧博云通、天源迪科涨超10%。09:37 银行板块震荡走低华夏银行跌超7%,建设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苏州银行、农业银行纷纷走弱

    2025-04-30 09:35:00
  • 金融街2025年首季营收下降57.94%至25.86亿

    观点网讯:4月28日,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融街”)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金融街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5.86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57.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2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36.1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4亿元

    2025-04-28 22:17:00
  • 一间派出所的平安“网”事

    Transparency4平方公里土地,聚集上千家互联网企业,这是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天园派出所日常面临的场景。在其管辖范围内,不仅有“中国游戏第一街”科韵路,曾孵化网易、三七互娱等知名企业,产值超过千亿元;还有“国家级”文化名片羊城创意产业园,连续7年每年诞生一家上市公司,正在打造大湾区数字创意

    2025-04-28 09: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