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流失近80载 国宝帛书归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6:23:00    

5月18日凌晨3点55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结束在美国的79载漂泊,乘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5月18日,护送文物归国的工作人员手捧装载着子弹库帛书的保护箱走出客机。

这是5月16日在位于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交接仪式上拍摄的子弹库帛书。新华社发

1942年,子弹库帛书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遭盗掘出土,1946年,非法流失至美国。几经辗转,子弹库帛书中的第一卷《四时令》由美国赛克勒基金会收藏,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由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出土的唯一的战国帛书,也是在中国发现的首部典籍意义上的古书。

5月16日,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正式向中国国家文物局返还《五行令》和《攻守占》。交接仪式当天上午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行。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在视频致辞中指出,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向中方返还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彰显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中恪守博物馆伦理的努力,是中国主导制定的《青岛建议书》以对话与合作推动历史上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理念的成功实践。帛书回归后,将在文物原生环境中得到更加全面、系统保护和研究,让文物价值得到更加准确、完整理解和阐释。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致辞中表示,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因民族弱乱而远离故土,正随着民族复兴而踏上归途。子弹库帛书的回归,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中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增进中美人文交流和两国人民友谊注入了正能量,也对国际合作追索返还文物、守护人类文明成果具有示范意义。

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蔡斯·鲁宾逊在交接仪式上说,此次返还是一项深思熟虑的决定。返还协议为亚洲艺术博物馆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在过去几个月中,博物馆与中国合作伙伴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有望面向未来开展合作。

子弹库帛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学术史、思想史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023年底,国家文物局就子弹库帛书的非法流失形成扎实完整的证据链;2024年4月30日,向史密森尼学会提交要求返还的备忘录,正式启动对《五行令》《攻守占》的追索工作。基于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形成的扎实、完整证据链,基于以文物回归纠正历史错误、推动双方在专业领域的长期合作这一共识,经过多轮磋商,美方同意将文物退出馆藏并返还中国。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成为主动追索历史上流失重点文物并取得成功的案例,也是秉持《青岛建议书》对话与合作的核心精神,以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成果为支撑,实现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成功的示范案例。《五行令》《攻守占》将于2025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推动子弹库帛书《四时令》早日回归。

延伸阅读

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婚丧嫁娶

子弹库帛书是“生活的百科全书”

通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长达45年的研究,现在,已明确国宝文物子弹库帛书分三卷,第一卷为《四时令》,第二卷为《五行令》,第三卷为《攻守占》。第一卷相对完整,第二、三卷为大小不一的残片。

本次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月名图”和写在“月名图”下面的文字。墨书文字字体较小,写在红色栏格内,内容是按五行讲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李零介绍,我国古代的五行时令,把一年三百六十日分为木、火、土、金、水五段,每段七十二天,按五行分出三十个节气。五行令与四时令曾并行于先秦两汉,此后逐渐被遗忘。

本次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三卷《攻守占》,同样为残片,依稀可辨的墨书字体,比第一卷第二卷略大,文字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顺时针排列,转圈抄写在丝绸四面,上有若干标注干支的红折角,内容为战争军事中攻城、守城的方向宜忌和日辰宜忌。比如,东方部分记述,如有一颗流星划过天空,一定要入城,入城要从东方入,入城后,要居中央,以对付四方诸侯;南方部分则记述,守城之日从乙酉到己卯。

《攻守占》属于中国古代的选择术,类似于军事技术,古代叫兵阴阳家。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婚丧嫁娶和各种各样的行为,都可以放到选择术里,简直是一个生活的百科全书。

尚未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一卷《四时令》,相对完整,写在一件长47厘米、宽38.7厘米的丝绸上。分甲、乙、丙三篇,三篇文字相互颠倒,转圈书写转圈阅读。李零认为,这种布局体现着阴阳交错、四时流转这一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内容上,甲篇讲岁;乙篇讲四时,以“曰故”二字也就是“在很久以前”开始,论及寒气热气定阴阳,伏羲女娲孕育四子执掌四时,以及宇宙毁灭重建后祝融、共工重建春夏秋冬四时秩序的神话故事。外圈的丙篇,讲每个月做事的宜忌,彩绘十二月神图和居于四角的擎天神木与文字紧密排布。

“子弹库帛书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关系到中国的知识系统,中国人对宇宙、当时的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文献。”李零说。

新闻特写

国宝回家!

5月18日3时55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从美国华盛顿飞来的CA818航班划过晨雾,稳稳降落在跑道上。

飞机滑动间,坐在机舱内的国家文物局子弹库帛书接收工作组一边“感到如释重负”,一边密切关注着旁边座位上的几个箱子。

机上的大部分乘客并不知道,流失美国长达79年的珍贵文物——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就存放在工作组人员身旁的4个文物包装箱中。

跨越11000多公里,飞行16个多小时,帛书归来,断章重续。

4时45分,准备妥当后,4名工作人员每人手捧一件文物包装箱,缓步离开机舱。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迎候在廊桥口,等待接收。

5时06分,文物抵达要客区,安放在铺有软垫的桌子上。海关人员查验完报关单后,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开启了装有“月名图”的包装箱封条。

层层包装被揭开,在场人员屏住呼吸,目光全部聚焦到密封在有机玻璃里的褐色帛书残片上。

5时27分,文物整装待发。迎着东方灿烂的朝霞,它们驶向国家文物局回归文物库房,并将于7月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

巧合的是,此刻,机场内的电子广告屏闪过两行标语:“中国人民一定能 中国一定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59批次2310件/套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

5月18日,恰值世界博物馆日。无数国人走进博物馆,在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文物中感受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未来。

帛书归来,又一件国宝加入其中。

(综合新华社和央视新闻消息)

来源:北京日报

  • 相关文章
  • 兵马俑坑咋成“失物招领处”?工作人员:贵重物品可寻回,伤到文物要担责

    暑期旅游高峰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迎来大量客流。然而,当游客摩肩接踵,一种意外状况悄然增多——随身物品“易主”,坠入兵马俑坑,网友调侃:“秦始皇也没想到,两千年后还有人给他送陪葬品。”近日,多位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马虎时刻”,“在一号坑,就一个侧身想拍张全景照,幅度太大,导致握着的手机哧

    2025-07-04 13:00:00
  • 要跟中国对着干?中国学者提醒:刚果(金),别断送发展机遇

    【文/观察者网 齐倩】日前,美国与刚果(金)达成矿产协议,有意在关键矿产供应链抗衡中国。香港《南华早报》7月2日刊文称,继锂和钴之后,铜正成为绿色能源转型的核心元素。目前,中国正在非洲地区大力投资采矿与加工设施。数据显示,中企在刚果(金)的钴铜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该国“过去七年新增产能中76%来自中

    2025-07-02 20:11:00
  • 美财长:希望中国能加快稀土出口

    【美财长:希望中国能加快稀土出口】财联社7月2日电,据环球时报援引彭博社7月1日消息,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在上月美中两国达成协议后,美方期待中国能进一步放宽稀土磁铁出口限制。贝森特1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被问及中国是否已恢复对美关键物资供应,他表示,稀土现已恢复流通,但数量尚未达到4月

    2025-07-02 11:33:00
  • 政策暖风频吹,创新药板块百花齐放

    近期,创新药利好不断,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近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五方面16条措施。6月1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创新药上

    2025-07-02 06:49:00
  • 四观书院乔迁新址揭牌典礼暨国际学习会二期班开班仪式在京举行

    6月28日,四观书院乔迁新址揭牌典礼暨四观书院国际学习会二期班开班仪式在北京四观书院总部隆重举行。众多来自文化、学术、商业等领域的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企业家学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活动于上午正式拉开帷幕,著名文化学者、四观书院创始院长廖彬宇先生率先发表欢迎辞与开班词。他回顾了书院的发展历

    2025-06-30 12:45:00